跳到主要內容

日本吃飯規矩多,男女命運大不同

男生張口,女生動手,這就是日本啊!
雖然早從日劇中得知,日本人吃飯時,有女生得伺候同桌男生的不平等規矩,但每次看到日本男人吃完飯,坐在位置上喊「再來一碗(おかわり)」時,內心的小惡魔還是會怒吼著「請問這位爺,是缺腳,還是缺手,不能自己去裝嗎?」就算飯鍋明明就離男生比較近,日本男人還是會動口不動手,畢竟對於日本人而言,添飯這瑣事毫無疑問就是女生該做的事

不過好在和歌山農園,平日吃飯時,除了吃飽飯後女生得洗碗外,並沒有特別要伺候的注意事項(添飯任務,則由各位男性的另一半負責)。原本以為能安安穩穩度過用餐時光的我,卻沒料到當遇上特別料理時,我這個外國人還是得入進隨俗的,遵守日本人根深蒂固「女性必須伺候同桌男性」的潛規則。



座位不只是座位
不同於台灣配菜放桌上,人手一碗白飯,想吃什麼就夾什麼的分食文化;日本餐桌上,走的是事先將配菜分配好到各自盤器內的簡餐風格。

一到食堂,阿姨們就告訴我,因為今天要吃「涮涮鍋」,所以座位會和平常有些不同。聽完後,不以為意還滿心期待要準備大口吃肉的我,全然沒想到等待我的不是美食,而是一場文化硬戰。

座位安排為,四個人一組,我和和歌山爸爸的女兒對坐,湯鍋則放在我們兩個中間,我們右邊的兩人,分別是研修生和另一位來自瑞典的WWOOFER(換宿者),但由於瑞典女生吃素,所以吃其他的素料理。直到開飯後,我才讀出這座位的奇妙之處,坐在湯鍋兩側的人都是女生,也就是被暗中指派作為該料理者的腳色,至於料理者兩旁的兩位男性,就是接受服務的對象。


OUT!完全不及格
生活技能相當低落的我,連夾個菜都能掉得亂七八糟,要我去作料理者的角色服務人,不僅是整我,更苦了被我服務的對象(手攤)。原本以為要大口啃肉的愉快晚餐,卻變成手忙腳亂疲累的一頓。

料理者的任務內容:先夾取生肉,放入湯鍋內涮熟後,夾至自己或受服務者(男性)的盤內,接著撈掉鍋內的漂浮物,再反覆第一步驟。然而整個過程中,最大的重點就是要注意「被服務者吃到哪了。」神人等級的日本女生,總是能一邊吃飯,一邊抓到恰恰好的時間,把剛涮好的肉片送到男生碗裡(在男生吃完最後一塊時,剛好送上下一塊)

而笨手笨腳的我,先是不太會夾生肉,還把一些肉片弄成碎碎的(身為被服務者的研修生,一度看不下去,乾脆直接把生肉端到我面前)。接著,又因研修生吃飯速度太快,深怕餓他餓太久會被其他人白眼的我,還把幾片不確定到底熟了沒的肉片,夾到他碗裡。

總之,這頓飯除了我吃到快胃抽筋,還拖累另外兩個和我同桌的用餐者(至於吃素的瑞典人,只能說她幸運地逃過一劫)。原本應該舒舒服服被服務的研修生,卻一直被餓到,能吃的時候又只有一些碎碎爛爛的肉,外加偶爾半生不熟的肉,而和歌山爸爸的女兒,莫名被加重工作量,還要外加服務一位應該和她一起分擔料理工作的人。在日本當女人還真不容易啊!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履歷表學問大!台、日習慣大不同

原先打算從阿蘇這一站開始,就要進入打工的找工作階段,但在抵達的當天,看著四周綠油油的稻田就決定作罷,立刻改將這段換宿生活,定調為「好好觀光&打工前的準備」。但不知道是 Guest House 老闆娘 Tomo 常聽我哀嚎著擔心之後找不到工 作, 而心生憐憫,還是老天爺覺得拿著打工度假簽證的 我, 不能老是在度假,於是在某個午後 Tomo 突然問我:「梅雨季節時剛好是 Guest House 的淡季,所以我在空檔時會去打工,你要不要一起來呢?」對於這天上掉下來的工作,我豈有拒絕的道理。在一口答應後,著手準備日文履歷才發現,原來台日習慣如此大不同。 圖說:這款專為打工設計的打工版履歷表,裡面除了「履歷書表格紙」外,還有專用的信封袋(封口處有貼心的上膠設計),甚至還附有黏貼大頭照的雙面膠片,這也太貼心了吧! ‧打字 NG ! 原以為日文履歷,就是把中文版的履歷改成日文,再調整一下格式就差不多了,但 Tomo 卻帶我去百元商店挑選履歷表。而這些看似大同小異的履歷表,竟還細分著 A 4 版、 B5 版、一般求職版、轉業版、打工版等種類,不禁讓我好奇了起來,難道日本人到現在都還在手寫履歷表? 「用手寫的履歷比較有誠意,而且公司可以從應徵者的字跡中,看出他對工作的態度,如果連履歷表都寫的潦潦草草,那做起事來一定也是馬馬虎虎的……」聽完 Tomo 的解說後忽然明白,為什麼日本出版了這麼多「教人寫出漂亮字體的書」。 ( PS :由於日本跨國際的外商公司越來越多,所以近年也有接受電腦版履歷的公司,但心意滿分的手寫履歷還是主流。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‧藍筆 NG ! 買完履歷表後,回 Guest House 拿起藍色原子筆準備開始寫履歷,這時 Tomo 又一臉疑惑的問我「ㄟ!...

蘊含著旅人之心的設計旅店--神樂坂青年旅館「UNPLAN」

2016年4月一開幕就受到日本媒體注目,同年隨即拿下JCD日本商環境設計協會(JCDデザインアワード)銀獎,在 「 Booking.com 」、「 agoda 」 等國際訂房網的顧客評鑑中,始終維持在9分以上的高評價(滿分10分)……實在很難想像這所形容的是一間,一晚只需4500日幣(1300台幣左右)的青年旅館──「UNPLAN」。 唯有旅人才真正了解旅人 經營者福山大樹,高中時在瑞典當過交換生,大學時參與國際交流社團,並以背包客的身份旅行過 50 幾個國家 。他 豐富的旅行經驗, 讓他在規劃青年旅館「 UNPLAN 」時,不只是貼近旅人的需求,更超乎旅人的想 像。 雖然如此,當日本友人將這間履歷亮眼的旅店「 UNPLAN 」推薦給我時,我對於這些評價的可信度其實是相當懷疑的,畢竟如此耀眼的光環竟是來自於一間價位中下的青年旅館( Guest house ),實在太不尋常了。卻沒料到入住後,我也成為在住宿網上給予極高評分的其中一員。 打破旅人與非旅人的界線 「 UNPLAN 」如其名,以「與非預期的人、事 、 物相遇」為理念, 1 樓的餐廳( Lounge )除了住客外,一般的居民也能上門光顧,白天是咖啡廳,晚上搖身一變成為 Lounge Bar 。藉由開放式的空間打破旅人與非旅人的界線,創造旅人與居民「偶遇」的機會,讓旅人從居民的觀點理解日本, 也讓居 民從旅人的雙眼再次認識日本,使得旅店成為無國界的交流場域。(當然如果當天只想看電視配零食或動手下廚,也可以去位於 3 樓限住客使用的「交誼廳( common room )」,內有沙發、電視、冰箱以及簡單的廚房用具等。) 在聽到青年旅館內附設餐廳,到晚上還會變為 Lounge Bar 時,或許已經有人開始擔心起「噪音」的問題,畢竟日本建築隔音不佳是許多旅人的共同經驗(只要住過日本公寓的人一定能明瞭,日劇中與鄰居「雞犬相聞」的情節,可都是再寫實不過的日本日常)。 但「 U NPLAN 」的隔音效果極佳,甚至比許多大飯店都還好, 就算是最 靠近餐廳的 1 樓住宿區 ,也以 兩道門的設計增強隔音,所以完全不需擔憂「住宿品質」會受到餐廳影響。 超乎旅人想像的貼心 而經營者體貼旅人的心意,也展現於旅店內的各個角落,實在讓人很難不被那細 膩的用心感動。例如,出門在外難...

前進日本,必修潛規則-血型行不行

在台灣只要一聊到星座話題,瞬間人人都成了占星師,各有各的理論,七嘴八舌的好不熱鬧;但若將時空背景換成日本,這下子可能換來眾人的一臉迷茫,因為大部分的日本人,不但沒有基礎的星座概念,誇張一點的甚至連自己是什麼星座都搞不清楚。所以在日本要想炒熱現場氣氛拉近彼此距離,不能聊星座,而是要開啟「血型」話題,但前提是,你的血型可絕對不能是地雷血型,否則…… 據統計 在日本,約有40%的人曾遭遇過血型霸凌。 只不過是個血型,有這麼嚴重嗎? 關於血型與個性分析,內容上台灣與日本並沒有太大的差異,但兩國國民對於這些性格的接受度可就天南地北完全不同了。例如追求完美的A型,在台灣大多被視為「龜毛又難搞」,但這讓台灣人頭疼的血型,在日本卻是人氣排行榜的第一名;相反的,在台灣被視為隨和好相處的B型,到了日本卻成了最糟糕的血型。 在還不了解日本人的血型觀時,一直不懂為什麼每當說出自己是B型後,現場的空氣總會瞬間凝結個半秒鐘,接著眼前的日本人就會露出一副「原來你是這種人啊!」的詭異表情。直到許久之後,才知道在那結凍的半秒鐘,日本人內心所想的是「天呀!這種我行我素又不合群的人肯定很難相處……」。 而且日本人對於B型的偏見,可是已經達到「 血型霸凌(ブラハラ) 」 ① 的程度,據說有些企業甚至不願聘用B型人當員工,以致於日本勞委會(厚生勞働省)還得出面呼籲「血型與工作能力是完全沒有關係的」,並對於要求職者在履歷表填寫血型的企業進行關切。此外,這股血型風向還曾被用於選戰之中,日本總理麻生太郎在選舉時,曾公開在官網表示「自己的血型是A型,而對手小澤一郎則是B型」。 日本勞委會 ( 厚生勞働省) 還曾正式發表「 血型與性格的診斷是毫無科學根據的 」的言論,可見血型罷凌的情況並非個案。 究竟是歷史的原罪,還是弱勢的悲哀 至於為什麼日本人會如此討厭B型呢?原因則眾說紛紜,就歷史學派的說法而言,在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家制度下,人民必需嚴格遵守階級與分工制度,因此養成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群體意識,於是容易不守規矩又不合群的B型,在日本自然受到排擠。 就生物學派的角度來說,根據 衛生署血液中心 的統計,在日本A型人口最多,占比高達40%,而性格和A型南轅北徹的B型,則屬於弱勢族群只佔了20%,所以在守規矩又具團體性的A型社會中,討厭束縛且自我意識偏高的B型,當然很容易就被白眼看待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