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闖入神話之鄉「宮崎—高千穗」(後篇)──高千穗峽、天岩神戶神社、天安河原

離開與鐵道關係深厚的隧道驛站,接著就要進入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之地。相傳天照女神(太陽神)的孫子邇邇藝命,從高天原(飄浮在海上、雲中的島嶼)降臨日本,成為地上的統治者-天皇,這段「天孫降臨」的舞台背景正是位於「宮崎--高千穗」。

第三站:鬼斧神工的「高千穗峽」
抵達這次神話之旅的重鎮高千穗,首先當然要先去境內最知名的景點「高千穗峽」,這壯麗的V型峽谷是在距今12萬年前,受阿蘇火山爆發造成的(火山熔岩沿著五瀨川流出,急速冷卻後形成柱狀節理,接著又受到河川侵蝕)。其中又以高達17公尺斷崖飛瀉而下的「真名井瀑布(真名井の滝)」最具人氣,還被選入日本百選瀑布之一。天氣狀況良好時,瀑布周遭還會開放划舟的行程,但我們到訪當天因雨水不足所以不開放遊船;雖然無緣划船近距離一窺究竟,但也因此可以拍到宛如風景明信片中沒有小船干擾的經典美景。


接著往內走,在五瀨川岸邊筆直地豎立著一片高達70公尺的柱狀節理岩壁,又被稱為「仙人的屏風岩(仙人の屏風岩)」,並於1934年被指定為「名勝天然紀念物」。


湍急的河岸,佈滿著渾圓的壺穴侵蝕痕跡外,還有一塊帶有神秘色彩的巨石(重達200噸),傳說是三毛入野命(神武天皇的哥哥)前來管理高千穗時,惡神鬼八向其投擲出此巨石以炫耀自己的力量,所以被稱為「鬼八力石(鬼八の力石)」。而鬼八力石上的注連繩①,則是每年年末時都會進行更換,掛上新的注連繩,也是高千穗歲末的大事之一。(豆知識:據說注連繩的粗細長寬每年都有所不同)

(※①注連繩:以稻草編織而成,多掛於神社屋簷、鳥居下方等,有區隔人間與神界之意。至於有些大樹、石頭上也綁有注連繩,則代表此處為「神民降臨的棲身之所」。)

沿著步道往前不久後,就是拍攝三橋交會的絕佳地點,由上而下分別是「神都高千穗大橋(水泥橋)」「高千歲大橋(鋼橋)」「神橋(石橋)」。抵達神橋(石橋)後就可以漫步返回了。如果是夏季時到訪,千萬別忘了在這個「流水素麵(流し素麺)②」的發源地,和大家一起忙著在竹管出口處以筷子搶接素麵。


(※②流水素麵(流し素麺):將煮熟的麵,放入剖成一半的竹管中,讓麵條隨著水流瀉而下,人們則在出水口處忙著以筷子接起素麵。這好吃又好玩的素麵吃法,可是極具夏日風情的日本常民生活樣貌之一。)

第四&第五站→眾神齊聚「天岩戶神社&天安河原」
離開由大自然巧手所打造而成的高千穗橋,再走入神話世界來到「天岩戶神社」。根據《古事紀》及《日本書記》記載,統治高原的天照女神(太陽神),因其弟素戔嗚命四處做亂,憤而隱身於山洞(天岩戶)內,使天地陷入黑暗,妖魔到處橫行,於是八百萬神聚集(天安河原)商討對策,最後想出跳舞作樂的計謀誘使天照女神出洞。眾神聚集命天細女命神起舞並發出笑聲,引發天照女神的好奇心。洞外喧囂的玩樂聲,讓天照女神拉開一點點石洞(天岩戶)詢問:「整個世界都陷入黑暗,為什麼大家還如此歡愉?」天細女命神便回答:「因為有比你更尊貴的神在此,所以眾神喜悅而忘情享樂。」同時其他天神將打造好的神器「鏡子」遞給天照女神,看到鏡子覺得很稀奇的天照女神,便忘情地將洞門打開一窺究竟,此時守在洞口的天守力男神趕緊搬開洞門巨石,趁勢拉住天照女神將她迎出,世界因此重現光明。


這段神話中天照大神所躲藏的山洞(天岩戶),正是在天岩戶神社內西本宮後方岩戶川對面。若想要眺望這傳說的舞台天岩戶,可以請神官帶領進入西本宮後方,神官會一邊解說天照女神躲於天岩戶的神話,但由於此處被視為極神聖之地,因此全程都禁止拍照。



(※關於八百萬神所想出的計謀也有另外一說,眾神建了高高的木架,將所有的公雞都放到木架上,接著命所有公雞一起啼叫,天照女神對於「人間沒有太陽,公雞怎麼會啼叫」感到疑惑,便推開石頭偷看,這時守在洞口邊的天守力男神立刻搬開洞門巨石,趁勢拉住天照女神將她迎出,世界因此重現光明。)

參拜過天岩戶神社後,沿著岩戶川步行約10分鐘,就可以抵達神話中的另一個場景,八百萬神聚集商討對策處「天安河原」。這個巨大的洞窟又有「仰慕之窟(仰慕ヶ窟)」的別名。在還沒抵達天然洞窟內的神社前,隨處都能見到佈滿為祈願而堆的石塔,至於從何時開始出現「在此堆石,只要石塔不塌,願望就能成真」的傳說,就不可得知了。


沿著數量驚人的石塔走進洞窟,洞窟內祭祀著八百萬神的鳥居與神社,雖然沒有氣派的裝飾,但空氣中所彌漫的不可思議氣息,卻是怎麼也無法靠人工營造出來。或許是因為承載了眾人的期許,也或許原本就是個充滿靈氣之地,在這神秘又莊嚴的洞窟中,確實有種讓人不得不相信神靈存在的神奇氛圍。



帶著神秘色彩的宮崎,至今依舊流傳著許多遠古的神話與傳說,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人到此一窺究竟,隨著太陽西下,神話之旅,也在此暫且畫上句點。


【同場加映】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履歷表學問大!台、日習慣大不同

原先打算從阿蘇這一站開始,就要進入打工的找工作階段,但在抵達的當天,看著四周綠油油的稻田就決定作罷,立刻改將這段換宿生活,定調為「好好觀光&打工前的準備」。但不知道是 Guest House 老闆娘 Tomo 常聽我哀嚎著擔心之後找不到工 作, 而心生憐憫,還是老天爺覺得拿著打工度假簽證的 我, 不能老是在度假,於是在某個午後 Tomo 突然問我:「梅雨季節時剛好是 Guest House 的淡季,所以我在空檔時會去打工,你要不要一起來呢?」對於這天上掉下來的工作,我豈有拒絕的道理。在一口答應後,著手準備日文履歷才發現,原來台日習慣如此大不同。 圖說:這款專為打工設計的打工版履歷表,裡面除了「履歷書表格紙」外,還有專用的信封袋(封口處有貼心的上膠設計),甚至還附有黏貼大頭照的雙面膠片,這也太貼心了吧! ‧打字 NG ! 原以為日文履歷,就是把中文版的履歷改成日文,再調整一下格式就差不多了,但 Tomo 卻帶我去百元商店挑選履歷表。而這些看似大同小異的履歷表,竟還細分著 A 4 版、 B5 版、一般求職版、轉業版、打工版等種類,不禁讓我好奇了起來,難道日本人到現在都還在手寫履歷表? 「用手寫的履歷比較有誠意,而且公司可以從應徵者的字跡中,看出他對工作的態度,如果連履歷表都寫的潦潦草草,那做起事來一定也是馬馬虎虎的……」聽完 Tomo 的解說後忽然明白,為什麼日本出版了這麼多「教人寫出漂亮字體的書」。 ( PS :由於日本跨國際的外商公司越來越多,所以近年也有接受電腦版履歷的公司,但心意滿分的手寫履歷還是主流。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‧藍筆 NG ! 買完履歷表後,回 Guest House 拿起藍色原子筆準備開始寫履歷,這時 Tomo 又一臉疑惑的問我「ㄟ!...

蘊含著旅人之心的設計旅店--神樂坂青年旅館「UNPLAN」

2016年4月一開幕就受到日本媒體注目,同年隨即拿下JCD日本商環境設計協會(JCDデザインアワード)銀獎,在 「 Booking.com 」、「 agoda 」 等國際訂房網的顧客評鑑中,始終維持在9分以上的高評價(滿分10分)……實在很難想像這所形容的是一間,一晚只需4500日幣(1300台幣左右)的青年旅館──「UNPLAN」。 唯有旅人才真正了解旅人 經營者福山大樹,高中時在瑞典當過交換生,大學時參與國際交流社團,並以背包客的身份旅行過 50 幾個國家 。他 豐富的旅行經驗, 讓他在規劃青年旅館「 UNPLAN 」時,不只是貼近旅人的需求,更超乎旅人的想 像。 雖然如此,當日本友人將這間履歷亮眼的旅店「 UNPLAN 」推薦給我時,我對於這些評價的可信度其實是相當懷疑的,畢竟如此耀眼的光環竟是來自於一間價位中下的青年旅館( Guest house ),實在太不尋常了。卻沒料到入住後,我也成為在住宿網上給予極高評分的其中一員。 打破旅人與非旅人的界線 「 UNPLAN 」如其名,以「與非預期的人、事 、 物相遇」為理念, 1 樓的餐廳( Lounge )除了住客外,一般的居民也能上門光顧,白天是咖啡廳,晚上搖身一變成為 Lounge Bar 。藉由開放式的空間打破旅人與非旅人的界線,創造旅人與居民「偶遇」的機會,讓旅人從居民的觀點理解日本, 也讓居 民從旅人的雙眼再次認識日本,使得旅店成為無國界的交流場域。(當然如果當天只想看電視配零食或動手下廚,也可以去位於 3 樓限住客使用的「交誼廳( common room )」,內有沙發、電視、冰箱以及簡單的廚房用具等。) 在聽到青年旅館內附設餐廳,到晚上還會變為 Lounge Bar 時,或許已經有人開始擔心起「噪音」的問題,畢竟日本建築隔音不佳是許多旅人的共同經驗(只要住過日本公寓的人一定能明瞭,日劇中與鄰居「雞犬相聞」的情節,可都是再寫實不過的日本日常)。 但「 U NPLAN 」的隔音效果極佳,甚至比許多大飯店都還好, 就算是最 靠近餐廳的 1 樓住宿區 ,也以 兩道門的設計增強隔音,所以完全不需擔憂「住宿品質」會受到餐廳影響。 超乎旅人想像的貼心 而經營者體貼旅人的心意,也展現於旅店內的各個角落,實在讓人很難不被那細 膩的用心感動。例如,出門在外難...

前進日本,必修潛規則-血型行不行

在台灣只要一聊到星座話題,瞬間人人都成了占星師,各有各的理論,七嘴八舌的好不熱鬧;但若將時空背景換成日本,這下子可能換來眾人的一臉迷茫,因為大部分的日本人,不但沒有基礎的星座概念,誇張一點的甚至連自己是什麼星座都搞不清楚。所以在日本要想炒熱現場氣氛拉近彼此距離,不能聊星座,而是要開啟「血型」話題,但前提是,你的血型可絕對不能是地雷血型,否則…… 據統計 在日本,約有40%的人曾遭遇過血型霸凌。 只不過是個血型,有這麼嚴重嗎? 關於血型與個性分析,內容上台灣與日本並沒有太大的差異,但兩國國民對於這些性格的接受度可就天南地北完全不同了。例如追求完美的A型,在台灣大多被視為「龜毛又難搞」,但這讓台灣人頭疼的血型,在日本卻是人氣排行榜的第一名;相反的,在台灣被視為隨和好相處的B型,到了日本卻成了最糟糕的血型。 在還不了解日本人的血型觀時,一直不懂為什麼每當說出自己是B型後,現場的空氣總會瞬間凝結個半秒鐘,接著眼前的日本人就會露出一副「原來你是這種人啊!」的詭異表情。直到許久之後,才知道在那結凍的半秒鐘,日本人內心所想的是「天呀!這種我行我素又不合群的人肯定很難相處……」。 而且日本人對於B型的偏見,可是已經達到「 血型霸凌(ブラハラ) 」 ① 的程度,據說有些企業甚至不願聘用B型人當員工,以致於日本勞委會(厚生勞働省)還得出面呼籲「血型與工作能力是完全沒有關係的」,並對於要求職者在履歷表填寫血型的企業進行關切。此外,這股血型風向還曾被用於選戰之中,日本總理麻生太郎在選舉時,曾公開在官網表示「自己的血型是A型,而對手小澤一郎則是B型」。 日本勞委會 ( 厚生勞働省) 還曾正式發表「 血型與性格的診斷是毫無科學根據的 」的言論,可見血型罷凌的情況並非個案。 究竟是歷史的原罪,還是弱勢的悲哀 至於為什麼日本人會如此討厭B型呢?原因則眾說紛紜,就歷史學派的說法而言,在長達六百多年的武家制度下,人民必需嚴格遵守階級與分工制度,因此養成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群體意識,於是容易不守規矩又不合群的B型,在日本自然受到排擠。 就生物學派的角度來說,根據 衛生署血液中心 的統計,在日本A型人口最多,占比高達40%,而性格和A型南轅北徹的B型,則屬於弱勢族群只佔了20%,所以在守規矩又具團體性的A型社會中,討厭束縛且自我意識偏高的B型,當然很容易就被白眼看待。...